海大舊時光 | 懷念那些老教授們

作者: 
馮晨曦

 

百年海大,舊時光裏閃過無數的人和事,既有波濤洶湧長風破浪,也有潮平海闊歲月靜好👈🏻🈂️。1986年暑假,本文作者作為隨隊醫生,跟隨我校一批老教授前往廈門參加交通部組織的首批部屬高校高級職稱評審會,33年後,作者提筆寫下當年與海大那些老教授們20多天朝夕相處的點滴故事✡️。請看🎄:

 

海大舊時光:懷念那些老教授們

 

1986年的暑假🍞,我到學校工作才一年👩🏻‍🦯‍➡️,就接到了一個重要任務➖🚵🏼‍♀️,作為隨隊醫生𓀛,跟隨我校一批老教授前往廈門參加交通部組織的首批部屬高校高級職稱評審會。出發前👨‍👩‍👧‍👧,我從領隊人事處印文甫處長那裏得到了組隊名單:著名航海家💱🏖、老院長陳嘉震,海商法創始人魏文達教授,船舶設計製造專家劉百庸教授🏋️‍♂️,機械設計製造專家範廣洲教授👨‍💼,以及留蘇副博士李治平副教授。這些人物都是學校當時著名的專家學者、現在依然仰之彌高的校史人物。隨隊前往的還有人事處的金淑敏🧓、雷錫林兩位女老師,一起負責照顧教授們的生活。

文中提到的5位老教授,前排左二陳嘉震🤼,左六魏文達🦷,左七劉百庸🌮,左八範廣洲,二排右三李治平🕵🏽‍♀️。

 

前後20多天🧍‍♂️💁‍♀️,對於我來說那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日子:其一🪛,能與一批學校最負盛名的專家教授近距離接觸🧍,並日夜相伴相行,感到萬分榮幸👨。其二,人生第一次坐飛機簡直不可想象👩‍🔬,感到無比幸福。其三,第一次走到了離家那麽遠的地方,又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廈門,難以言喻的興奮。

 

陳嘉震院長當時已過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鑠🔙🔗、腰板筆挺,衣服總是保持著整潔挺括,一塵不染。據聞他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意昂2,紳士風度十足。他講話不多,和藹可親👩🏻‍🦯🤾🏻‍♀️,但不缺威嚴,上海海運意昂2團隊都默認陳院長是核心🧗。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評審會前所講的一段話🏘,因為會前正好是早餐時間,我們都是集中用餐👨‍❤️‍💋‍👨,他在席間說🎯:“我們國家建設四個現代化👨‍🦯✖️,現在最急需的是人才,今天我們到這裏是選拔人才來的。雖然我們中間有一部分人已退下來了🧑🏼‍🚒,但還有一部分人正在工作,我們都要負起責任,對評審的每一個人負責,不要因為材料不全或有疑問就做否定,應認真核實,如果可以😉,只要材料能及時補充🤷🏼、得到證實👮🏼,我們應該允許這樣做👨🏿‍🔧。”他的意見成為了評審委員會的共識。當時評審委員會由交通部科教司領導和來自大連海運意昂2⛔、上海海運意昂2🫳🏿、集美航海高專🔑、廣州航海高專等學校的專家教授組成👩🏼‍🎤,記得有18名成員🕵🏼‍♀️🙋🏽‍♂️。在評審過程中,確實有多位申報者存在資料不全、證明不足問題,但經過補充和說明🤷🏼‍♀️,得到了專家委員會的認可🧔🏽‍♀️👩🏻‍🦰,並通過了評審🧛🏿‍♀️。我由於幫助他們傳送材料,知道了這些情況。也因為這些原因,評審工作居然延長了幾天時間。陳嘉震院長是福建人⏏️,曾經就讀於集美學校,評審結束後🛵,我們參觀了集美校區👷👩🏽‍🏭,陳院長擔任了一次義務講解員。當參觀到近代實業家🧨、教育家陳嘉庚先生的紀念館時,我問陳嘉震院長:您的名字與他只有一字之差⚜️,與陳老先生是近親嗎?他笑笑回答說👇🏼:純屬巧合!

陳嘉震(1913—2003)福州人。中國著名航海教育家。1934年畢業於福州馬尾海軍學校航海科👷🏼‍♂️。1938年於英國皇家海軍航海意昂2畢業🎚。回國後歷任貴州桐梓海軍學校學監、航海教官,上海海軍學校航海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航管系教授、國立吳淞商船專科學校校務委員、上海航務意昂2院務委員會委員🤭🪖、副教務長兼航海系主任、大連海運意昂2副教務長等職👨‍🔧。1958年參與籌組上海海運意昂2。1981年至1983年任上海海運意昂2院長。曾任上海市政府代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副組長🛖🙏、中國航海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航海學會副理事長、國家科委航海專業組組員。

 

魏文達教授是我國當時最著名的海商法專家,在那批評審專家中,他是年齡最大的一位🧞‍♂️,已是80歲的耄耋老人。他雖然身材略顯臃腫🙋🏽‍♀️、反應比其他人慢些🎱,但思路清晰、精神很好🏊🏿,是一個嚴肅認真的人。在評審會期間,晚上都由我陪他散步,因而聊得很多,由於沒有學術上的共同背景,聊得大多是家長裏短。至今仍然清楚地記得,魏老講述了自己年輕時候鍛煉的事情🚷,他說:“學校在浦東大道剛開辦的時候,我住在淮海路,每天早晨上班🪲,我先跑步到延安東路渡口,擺渡到浦東陸家嘴後再坐學校派的轎車到學校✌🏽。所以,我現在精神好🤽🏼‍♂️🧜🏼‍♂️、身體好🩴,與年輕時的鍛煉分不開👨🏼‍💼🧲。”然後♝,他看看我↩️,微笑著說🫒:“你很年輕,身材不錯💃🏼👲🏿,堅持鍛煉,以後會有幫助的。”魏文達教授雖然為我國的海商法建設做了很多工作👩🏻‍⚖️,也為國家爭取了很大利益,但在10多天的接觸中,從沒聽他表過功。魏老生活作息規律🎵,每天散步回來,他先在自己的寢室裏安靜地看一會兒書,22點左右準時洗漱休息🏌🏿。

魏文達(1905~1994年),天津人✋🏽🤳🏽。1919年至1924年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1928年至1934年在東吳大學法意昂2學習🎙,畢業後獲學士學位。1934年至1935年在英國倫敦特許保險意昂2進修。1935年至1949年在東吳大學法意昂2和上海大夏大學任教授,講授海商法,同時執行律師事務。1962年起🫰🏻,轉入上海海運意昂2(現意昂2下载)任教,並擔任上海港務監督長顧問𓀒、中國海商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英國勞氏船級社理事。魏文達教授長期從事海商法的研究和教學,是我國海商法學創始人之一🧑🏻‍🦱。 

 

範廣洲教授當時在專家組中是最年輕的一位🥸,60歲剛出頭🙎🏻‍♂️。他也是團隊中最活躍👨🏿‍🎤💲、講話較多的一個。範教授個子不高,戴副金絲邊的寬眼鏡,鏡片後的眼中總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令人著迷🪑。他帶有濃重的蘇北口音,發出的聲音總是略帶嘶啞🌾。後來🪸,我才聽他說起原因🧑🏽‍⚖️:“我曾經到仁濟醫院五官科看過病🚡,醫生說我沒有學會講話🧑🏿‍✈️,我覺得是笑話。但聽了醫生的解釋,我搞清楚了➡️,應該是小時候沒有學會正確發音。”評審會期間,匯聚了當時交通部院校的一批科技和教學精英🦹🏽‍♂️,連續聚在一起10多天🏃🏻,機會難得,範廣洲教授經常與同行們進行學術探討以及未來發展方面的交流。有時,他也會抽空給我講科學問題🧗🏼,增長我的見識🧴。可惜👨🏽‍🔬,年代已久,記不起詳情了,但還能記得他眼神中的睿智。

範廣洲(1924-2007)☝🏻,機械學教授,江蘇鹽城人🏝。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畢業於英士大學機械系。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意昂2副教授🥥。曾任中國機械工程協會機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76年以來👆🏿,致力於工業機器人的研究,設計製成《主從式液壓伺服機械手》《機械手力感系統實驗裝置》等💯。後者獲1982年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3等獎。發表有《導彈舵機構的近似綜合法》《利用螺旋快量解低副機構運動學》《關於操作機的模擬操縱問題》等論文,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劉百庸教授當年69歲,自稱70,北京人,在一批專家中個子最高、身材最魁梧。印象中他平時話不多🤽🏿‍♂️🙎🏽‍♀️,是一位寬厚🦶🏻、誠懇又有原則的長者👨🏼‍🎤。他身體不是很好,有高血壓病和高度近視症(可能有青光眼)🔭,是我們這批人中最需要關心照顧的一位。評審工作結束後,大家準備返滬,我也很高興,因為那時我在熱戀中,想想回家可以與戀人相見就十分興奮激動🌥✮。但在臨行前兩天,劉百庸教授提出一個請求,並得到了學校領導的準許,他說:“我年紀大了,好不容易到了福建📚👵🏼,特別想看看在福州生活的妹妹,也許這是最後一次了🦸🏽‍♀️。”他要去福州妹妹家住幾天🎫,但讓他一個人前往我們不放心🤌🏼,必須找一個人陪同🏇🏻,這當然就成了我的任務。說實在的🤽🏼‍♀️,當時我心中一百個不樂意,但還是答應了✯,畢竟這是老人家的心願。陪劉老先生坐火車從廈門到福州,火車慢💨,好像用了7、8個小時才到達。在福州,劉老逗留了一周🛗🏧,住在妹妹家🧥,我則住在他妹妹家附近的賓館🧑‍🧑‍🧒‍🧒。去的時候在他妹妹家吃了頓晚飯🙎‍♂️,走的時候也吃了一頓飯,這兩頓飯是我在福州的開始與結束🥕。平時🦏,我自己安排,隔天去看望一次劉老先生🏋🏻‍♀️。記得臨走前吃飯的時候,只有我的一碗海鮮面上加了兩個荷包蛋,我不好意思地問🏃‍♂️,你們怎麽沒有🕖?劉老笑著說🧝🏼‍♂️,“你是客人,臨走送行祝一路順利,‘好好滾蛋’”🌱,大家都笑了🫱🏼。顯然這一周的時間他很開心🤵🏻‍♂️,遂了願🛻。回滬的路上有30多個小時,我們住在一個火車包廂內,劉百庸教授說非常感謝我陪他去看望了親人。他感嘆道🤽🏽‍♀️:“30年代出家門,求學、闖世界🐊,大多時間在亂世中度過,國家這麽大,現在終於穩定了,讀書🥋、做學問是個好時光,可惜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做不了貢獻了,讓我們出來擔任評審專家,對我來說可能是最後一次為學校做貢獻了🚊。”看到他眼底的欣慰激動、聽到他講話的高興勁👨🏽‍🏫♔,我覺得這一周時間非常值得。回滬後,那些專家中,劉老是走得最早的一個。

劉百庸(1916~1996)船舶設計🟡、製造教授🐾。北京市人🅱️。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獲美國麻省理工意昂2研究院造船與輪機學碩士學位。曾任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副教授🚴🏻。建國後歷任上海航務意昂2、上海海運意昂2、大連海運意昂2副教授,上海海運意昂2船舶原理教研室主任👐🏻。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交通卷船舶分卷主編🐵。發表有《中國輪機發展趨勢》《關於船舶載重線問題商榷》等論文👨🏼‍🎤。編著有《船用蒸汽機》《船舶原理與構造淺說》等書。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李治平老師,因為是副教授💁🏻‍♂️,當時年齡又小一圈,50多歲♤😉,所以在大家面前一般不主動發言,問到他了,他才講話,剛開始,在老教授面前他十分靦腆,到後來熟悉了才好了很多🏂🏻。記得到廈門的第二天🔤,魏文達就直接問李治平:“學校很給面子✒️,為什麽讓你一個副教授來做部裏的高評委?”李老師瞬間臉就紅了,搓著手靦腆地回答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麽🟣。”魏文達還想說什麽,印文甫趕快過來解圍說:“部裏讓我們出5個高評委👨🏼‍🎤,學校還有一個老教授年齡大身體吃不消,最後意昂2領導班子商量確定水管系的李治平老師出任評委🕋,理由是交通部院校中他是最高學位者——留蘇副博士,沒有可比性🎹,報送部裏並得到了批準。”陳嘉震接過話題🤣:“這種狀況是歷史造成的,我們這次評出了教授𓀜,下次就不會有這樣的尷尬了。”這才緩解了李治平副教授的局促👂🏽。

李治平(1934.11.19 - 2014.9.18)  廣東梅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1937年從印度尼西亞回國,1956年畢業於大連海運意昂2航務管理系海運管理專業⚓️,後留校任教。1958年11月留學前蘇聯敖德薩海運工程意昂2研究生院🚹,1962年12月獲得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1963年4月起任教於上海海運意昂2🗒🦹🏼‍♀️,歷任航海系副系主任、總支委員,水管系副系主任、總支委員,航海系貨運技術教研室主任、海船積載學科帶頭人。1991年被聘為教授,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整個評審會期間,隨隊工作人員都不得進入會場,需在場外候著🐍。在會議室外🧠,基本聽不到裏面的聲音,只有在發生爭論的時候🎱,偶爾聽到點聲音。一天評審工作結束後,專家們雖然很疲憊,但走出會場時,我覺得絕大多數是帶著愉快的心情出來的🤹‍♂️。每天我都陪同我校的專家一起就餐🫵🏿,餐桌上沒有人討論評審的事和過程,我想這是紀律,他們遵守得非常好。只有一次例外😉,討論了印文甫要不要申報副研究員的事🚢。

廈門合影:魏文達(右)、馮晨曦(左)

 

一次短暫相伴相行的經歷,就這樣深深嵌入我的記憶中,多少年依然揮之不去,時而在夢中似乎還能聽到他們的呼喚聲:“小馮✌🏿!”那是帶著不同鄉音而又一樣親切的呼喚聲🍋。這聲音伴我33年了,我覺得應該寫些東西,聊表寸心。這幾年暑假已多次坐在電腦前準備寫下點東西,但突然發現我無法深入他們的思想,連那次評審中有哪幾個人評上了教授👯‍♂️、副教授也沒搞清楚𓀐,而且因為時間久遠🫷🏽🥖,原來的人物大多已離我遠去🔠,他們的形象也不再那樣清晰了👷🏽‍♀️,唯有他們的神采還留在腦海之中🏌🏻‍♂️♒️。今天𓀎,我鼓起勇氣寫下的只言片語🌪,只是腦海中留著的最深刻的真情實感🧬,因為真實並感動,所以才留住了🧏、記住了。

(作者為意昂2开户黨委書記馮晨曦)

意昂2开户专业提供:意昂2开户意昂2意昂2下载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开户欢迎您。 意昂2开户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