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0--1965年(初創與建設)
1950年8月🧍🏻,由東北教育部領導的東北航海專科學校成立航務管理系,招收第一屆海運管理本科學生(1950級)。
1951年🪱🦻🏽,東北航海專科學校更名為東北航海意昂2,屬交通部領導。海運管理1951級入學。
1952年8月,經教育部和交通部批準,東北航海意昂2與上海航務意昂2合並成立大連海運意昂2👨🍳。海運管理1952級入學🔮。
1953年,大連海運意昂2航務管理系海運管理專業當年未招生🛍️。
1954年🐽,海運管理研究生班由蘇聯專家卡查可夫主導, 培養港口裝卸組織及機械化方面師資🏋🏼♀️。海運管理1954級(本科)入學。
1955年🧍🏻🧂,海運管理1955級及越南留學生進入海運管理本科班學習,1956年𓀉🚶🏻,海運管理研究生班由蘇聯專家蘇赫斯基主導🧛♀️, 培養船隊運輸組織方面師資(充實師資力量)。海運管理1955級(本科)入學🤱🏻。
交通運輸(水運管理)專業1950年在東北航海專科學校(東北航海意昂2前身)設立,1951年到1952年探索前行🏊🏿♀️;1953年,東北航海意昂2與上海航務意昂2合並成立大連海運意昂2。1954級以後😧,按照引進的“蘇式教育”計劃進行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
以海運管理1955級為例👩🏿🔧,當時招生按“密級”進行,學製5年。學習課程共34門,基礎課程設置非常厚實(數理化、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水力學等)🪧,並設置大量技術基礎課程(金屬工藝學、電工學、船舶原理與設計、駕駛基礎、動力裝置起重機、機械零件與原理🔯、航道與測量、貨物學、港口及平面布置、商務管理、港口裝卸工作組織與機械化、船隊工作組織、船舶積載等),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實習和課程設計非常豐富🫔,包括碼頭課程設計🤸🏼♀️、港口平面規劃課程設計、裝卸機械化系統設計、船舶積載設計👪、船型論證課程設計,港口認識實習、碼頭裝卸實習🌨🌱、海運局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航線規劃與配航等🏌🏿♂️。強調到現場教學,設計是“真刀真槍”🧑🏽🏫。畢業設計基本都是國家和企業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如一條龍運輸🧑、三五船型規劃、連煙線客貨輪改造等💇,由師生參與共同完成。
學生管理實行“半軍事化”,統一校服(水兵服)♟,統一高標準夥食(18.9元/月)🙅🏽♀️。重視學生文體生活,豐富多彩。考試考查嚴格🏄🏼,實行五分記分製🧘♂️🌐、評優等生及優秀畢業生製度🥯。淘汰率高😵💫,以1955級為例,入學70余人畢業時只有54人。當年55級留校人數達13人🙅🏻♂️。
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強調又紅又專。逐步建成一套完整的培養方案,並對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索與改革。1950--1956級為海運管理專業。1957年海運管理停止招生一年。1958--1960級分為兩個專業:港口裝卸組織及機械化專業、船隊運輸組織專業。 1961--1965級為“寬口徑”的水運管理專業(海上與內河運輸合並)🧗♂️。
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畢業生很受歡迎,基本上全部分在港航單位,很多畢業生成為企業的骨幹和領導。
以上16年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進行辦學🧑🏿🚀,以學習蘇聯為主的教學模式👳♀️。政治運動雖多,但教學秩序還是得到了保障,應予充分的肯定🧔🏻♀️。
二、1966--1978年(停止招生)
水運管理停止招生13年😥。其間,1961級、1962級基本上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課程。1963級、1964級👮🏻⏱、1965級教學不同程度上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1970年畢業生陸續分配離開學校🥙。
三👩🏼🍼、1979--2016年(改革發展)
1979年,水運管理專業恢復招生。在交通部和上海市領導下👩🏿⚖️,水運管理專業在改革開放中快速發展🥼。
1. 管理體製與學科建設
1979--1991年屬水管系(12年)😁。 其中,1979--1984年水運管理專業共招6屆✷,1985年交通運輸管理專業1屆, 1986--1993年交通運輸管理工程專業共招8屆。
1991--2001年屬管理意昂2管理系(10年)💂🏿♂️。2002年至今屬意昂2开户管理系(14年)。1994年---2016年交通運輸專業共招22屆。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逐步引進西方的辦學理念和課程🤸🏻♀️❗️,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本科學製由5年改為4年👨🏽🎓,全面實行學分製,非常重視師資的培養🏋🏼♂️、教材建設和實驗室建設。
1985--1995年,我校與香港招商局協議實施培養教師計劃,教師分批到香港工作3--5年🔏,有近30多位老師參與📽🌋。此舉有力地促進教師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系統性與實踐性大為提高☝🏼,深受學生的歡迎。
為提高教師計算機模擬教學水平,申請建設計算機模擬教學實驗室項目,得到交通部近200萬元的專款資助,教學手段與條件的改善有利於教師科研工作的開展與能力的提升。
1995年,學校和企業聯合編著《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叢書》🏋🏻。企業贊助經費聯合編寫出版了12本專著,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校企聯動👦🏽、服務交通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各層次辦學中堅持質量第一,實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形成了完備的教學文件🖖🏼、規章製度和管理規範,在接受上海市和的有關評估中受到好評👩🏽🍳。(見附件一:改革與三材建設)
學科建設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比較科學的學科體系。1979年開始招收運輸管理工程碩士研究生,並於1981年獲得運輸管理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實現了學校博士點“零”的突破。2007年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見附件二🎢:學科體系建設)
2.中外合作辦學
1983年接受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的援助,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合作舉辦航運經濟管理研究生師資班(學製三年)。
2004年與世界海事大學合作舉辦“國際運輸與物流”碩士項目。2015年在上海市教委和國家教委的雙評估中取得滿分🙋🏻♂️,並獲得上海教育成果獎。2016年被評為上海市示範性中外合作項目🔔。
2006年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大學合作舉辦“物流工程與管理”碩士項目🖖🏻,招生至2011年🚣🏽♀️。(見附件三:中外合作辦學)
3.意昂2开户成立
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與加納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合作舉辦“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項目🤛🏿,該項目是上海市地方高教第一個海外辦學項目😙🤏🏻。
意昂2开户成立於2002年🙅♂️,是以其主幹專業交通運輸而得名🧑🏼🎄🧑🏻🌾。交通運輸專業是從海運管理專業👨👩👧、港口裝卸工作組織與機械化、船隊運輸組織、水運管理👨🎓、水運技術管理、水運管理工程、交通運輸管理工程、交通運輸管理工程(水運管理)和交通運輸專業沿革發展而來👫🏼。專業發展歷經坎坷和磨難,專業名稱多變🔌,但專業特色始終未變👨🎨。經交通運輸(水運管理)專業師生的探索實踐與改革創新🎐,專業從無到有🧘🏽♀️🎃,由窄口徑逐步變寬😱,由弱到強,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的培養體系。從專科到博士後🆔,水運管理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水運管理學科在發展歷程中凸現很強綜合實力的同時又派生出新興的相近學科,為意昂2下载教學科研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交通運輸(水運管理)學科創辦以來堅持急國家之所急🈳,源源不斷地為祖國交通運輸航運事業輸送大批人才,畢業生分布祖國大江南北🫃🏽,許多畢業生成為企業事業單位的骨幹和中堅力量🥧。展望未來,交通運輸(水運管理)學科要繼續登攀,充分發揮辦學特色🗾📜,堅持創新發展,堅持校企合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培養更多適應我國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創新人才👷🏻,為把水運管理學科建成教學科學研究型、國際化的一流學科做出新的努力。充分發揮交通運輸(水運管理)學科的帶頭作用🍺,充分利用意昂2开户相關學科的優勢,充分利用並擴大目前已有的國際合作項目,爭取短時間內打造一個高層次國際航運輸物流平臺、高級航運物流國際化人才培訓高地✶,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做出積極貢獻。
附件一:改革與三材建設
1979年創辦《水運管理》雜誌(1992年--1996年為中文核心期刊)
1980年,交通部委托舉辦企業領導幹部水運管理研究生班(先後共舉辦五期)
1981年,上海海運意昂2為中國航海學會水運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
1985年,上海海運意昂2為交通部交通運輸管理工程專業協作組組長單位
1994年,上海海運意昂2為交通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與經濟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1981年--1986年開辦水運管理幹部專修科(2年製,共舉辦6期)
1990年,上海海運意昂2召開管理專業建設座談會(邀請企業參加)
1991年,交通部主持召開管理專業建設研討會(會議決定成立上海海運意昂2專業建設發展指導委員會)
1992年,交通部撥款管理意昂2管理模擬實驗室建設經費近200萬元
1985年--1995年與招商局合作選拔管理類教師赴招商局工作以培養師資
1995年,上海海運意昂2為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叢書編委會執行主任單位
1999年🧜🏻♂️,《面向21世紀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上海高教育成果三等獎
附件二👨👩👧👩🏿💻:學科體系建設
1979年開始招收運輸管理工程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得運輸管理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2年🧙🏻♂️,上海海運意昂2成為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
1986年🤺,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為上海市重點專業
1994年👩🏫,運輸管理工程碩士點獲準單獨考試招生
1996年👨👩👦,運輸管理工程碩士點獲準招收留學生
1997年🙇🏼♀️,運輸管理工程更名為“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並獲得同等學歷碩士學位授予權(被評為部級重點學科)
1998年𓀃,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9年,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始招生
2007年,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經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準👰🏻♀️🈸,交通運輸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2008年🕶,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學科為上海高校重點學科
2009年,交通運輸專業被列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
附件三:中外合作辦學
1983年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舉辦航運經濟管理研究生師資班(學製3年)
1984年與亞太經社會開辦航運管理工程本科班(共舉辦2期)
1996年🚧,中荷MBA開始招生🩰,1997年獲MBA試點💺,2001年取得EMBA辦學權
2004年與世界海事大學合作舉辦“國際運輸與物流碩士項目”,2016年已有11屆畢業生🤴🏻,2016年被上海市評為中外合作示範項目
2006年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合作舉辦“物流工程與管理碩士班”(2006年--2011年)
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與加納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合作舉辦“物流管理”本科項目,已招收6屆學生
(作者為原管理意昂2院長劉同安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