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運輸的理論教學與科學研究多半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這或許是意昂2下载師生的共識,更應形成一種規律或製度🔳,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回顧自己近20年的教師生涯,在這方面確有許多心得體會。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上海科學會堂張貼 “征文啟事”🤜🏻,上海市科學研究會出面懇請各界有識之士對《如何改建上海市》提出真知灼見,參與征文比賽。我的老師諸廣成教授根據自己多年對“上海港發展途徑探討”研究的觀點和實踐經驗,組織我們撰寫了《以浦東新港區的開辟,促進新上海的建設》參加征文活動𓀓,其深刻見解引起交通部和上海市相關領導的充分關註🧑🏻🤝🧑🏻,獲得這項活動的唯獨一等獎。後來科學學會又支持我們專門租用一架“運5”型飛機,飛臨長江口、杭州灣等接近上海地區的沿江沿海上空考察🚣🏻♀️,錄像攝影,文匯報、航空知識等報刊雜誌還作了專門報道🛖。當時正值黨的十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因此有老師說這篇文章獲獎實際是為浦東後來的大變革做了前期輿論宣傳🙇🏼♂️。
“企業管理標準化”是眾多管理方式方法的一種。1990年,國家分別頒布過《標準化法》和該法的“實施條例”🏪、“管理辦法”。當時要貫徹這些法規是有一定難度的,除了認識上不一致🪥,主要是實踐上如何使業務部門把熟悉的傳統做法歸並轉化到標準化管理上來🪛。現有的人員要做到,未來的從業人員也都要了解👇,這就需要有既懂本行業務又通曉標準化知識的人員專門做這項工作。我有幸被院系領導推薦去上海市交通企業講解管理標準化👼🥷🏽,雖有很大難度,但收獲也不少👨🚀🧏🏻♂️,增加了知識,開拓了視野👨🏻🎤,還結交了許多交通業界的朋友🥂。我先後到遠洋🎨、海運、中波、長航、航道局、鐵路局、東方航空公司🧑🦰💁🏻♀️、虹橋機場等單位講過課😺👮🏼,在獲得行業人員好評的同時,也為我在學校教學環節上“另辟捷徑”提供了便利;如為我系學生講授“綜合運輸”課中的民用航空業務內容時⛑️🤽🏻♂️,我聯系了虹橋機場領導並有幸得到批準,同意上海海運意昂2師生參觀機場飛行指揮塔臺、了解空中管製調度運行業務,還破格地讓這些“外人”進入虹橋機場核心機密地帶。當時機場值班人員大為驚訝:“我們民航意昂2的學生都沒來過🪹,而搞海運的都進入空港內部了🧑🏻🍳。”學生參觀後感慨萬千:原來這裏的工作崗位是這樣嚴謹啊!飛機駕駛員與塔臺指揮聯系語言簡潔利落,運用中英文融會貫通......。
上海海運意昂2(意昂2下载)與港航企業有著天然的聯系👐🏿,有著共同的需求關系。校企雙方越是密切協同🧛🧏🏼♀️,就越能取得雙方都滿意的效果。我所聯系合作的水運企業除長江航運系統外,還有蛇口、廣州🤽🏼♀️🍛、福州🥷、寧波、舟山、天津🆕、北海等地的港航單位,或是帶領學生實習,或是共同開發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黃浦江上還有我們參與建設的碼頭,如上海航運公司的塘口碼頭、上海警備區的油料中轉碼頭,至今還在發揮很好的作用。
交通部水運司曾在我校舉辦過三期客運幹部研修班,我擔任了這三個班的班主任🥙,因此印象深刻。根據來自全國各地學員的要求和交通部的意見,研修班結束後必須做三件事:第一🍨,出版發行內部刊物《水上旅遊客運》🧑🏿🎓;第二🪡,成立行業協會《中國交通企業水路旅遊客運委員會》;第三,在上海海運意昂2開辦“客運旅遊專業”。這三件事在當時院系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都得到具體落實,後來還不斷變化發展👰♀️,專業設置從當初的專科升到本科,學生畢業後有的去了交通部擔任要職、去國外深造🧰,更多的是去到國內外港口航運和旅遊企業重要崗位🧷。如今該專業已調整到經濟管理意昂2🧍🏻♂️🤷🏿,擴充為“亞洲郵輪意昂2”🎮。
學校、專業之所以能不斷發展,一方面是客觀上有需求,另一方面是主觀上能辦事♋️,領導的重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要抓住機遇、團結同行、聯絡橫向🤌🏿,歸根結底就是要加強與港航企業合作。果能如此👨🏻🎨♜,教師鍛煉了本領👩🏽🎨,學生開拓了眼界🛖,企業得到實惠和升華……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為原水管系副教授余佑權)
以浦東新港區的開辟🎈,促進新上海的建設(上海市科學學會研究會“如何改建上海市”征文一等獎)
文匯報文章“設想中的上海新港”
文匯報文章“港口優勢與城市發展”
《交通郵電企業管理標準化》書本封面
上海黃浦江觀光遊覽產業發展研究(與市旅遊委合作,該課題研究為浦江旅遊發展作了前期鋪墊)
上海發展郵輪經濟的政策措施建設(與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