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名稱
1.中文名稱:計算機仿真技術
2.英文名稱🧜🏼♂️: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二、課程概況
課程類別:學位基礎課/專業學位課 學時數🧘🏿:32 學分數:2
適用專業: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交通運輸 開課學期: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意昂2开户
三、大綱編寫人🤷🏼:周勇
四、教學目的及要求
1. 教學目標
《計算機仿真技術》是一門以建模及仿真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系統、物理效應設備或仿真平臺為工具,對港航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運行和評估的一門綜合性、交叉性學科#️⃣。本課程教學目標:
1)掌握系統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系統仿真設計的過程和計算機實現方法。
3)了解港航物流系統仿真技術的發展趨勢和面臨的挑戰🏊🏽♂️📕。
4)掌握港航物流系統的建模和仿真設計流程,並自主編寫仿真程序,實現港航物流系統的仿真分析。
2. 教學要求
1)掌握離散事件系統仿真的原理和離散事件系統的建模方法。
2)掌握離散事件系統仿真的編程方法🤸🏼🏋️,並能運用排隊論分析系統性能指標。
3)掌握計算機生成隨機變量的原理👨🏿💼,根據隨機變量的統計特性得出其累積分布函數,並利用反變換技術法在計算機上編程產生隨機變量。
4)根據船舶裝卸過程的特點,分析船舶的到達特性🆓、裝卸過程的服務特性,熟練設計仿真策略並在計算機上實現船舶裝卸過程的仿真。
5)掌握利用排隊理論分析港航物流系統的典型性能指標🚖,分析仿真模型參數的改變對系統性能指標的影響。
6)掌握通用仿真軟件(如Flexsim🫄🏽、AnyLogic、Arena)的使用或熟練掌握計算機編程語言。
五、課程主要內容及先修課程
1. 內容和學時分配
第1章:離散事件系統仿真概述(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1.1 系統仿真的基本概念
1.2 可視化仿真軟件包
1.3 仿真項目研究主要步驟
第2章🪭:離散事件系統建模方法(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2.1 實體流圖法
2.2 活動周期法
第3章:數學模型和統計模型(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3.1 仿真中的統計模型
3.2 排隊模型
第4章:隨機數(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4.1 隨機數的產生與檢驗
4.2 隨機變量的生成
第5章:輸入分析(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5.1 數據采集
5.2 透過數據識別分布
5.3 參數估計
5.4 擬合優度檢驗
第6章:絕對性能評價(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6.1 絕對性能指標及其估計
6.2 終態仿真輸出分析
6.3 穩態仿真輸出分析
第7章:相對性能評價(教學:3學時🐍,課外:3學時)
7.1 兩個系統方案的比較
7.2 多個系統方案的比較
7.3 元建模技術
7.4 仿真優化
第8章:交通物流領域典型應用(教學:9學時,課外:9學時)
8.1 港口作業系統仿真
8.2 生產與物流搬運系統仿真
復習(2學時)
2. 先修課程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六、課程教學方法
理論教學👮♀️、習題、課堂討論和實驗教學相結合,采用多媒體、線上和工程案例多種教學手段🏊🏽♂️🥽。
七、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論文形式,要求學生使用仿真手段解決交通物流領域規劃或運營層面的相關問題,構建系統仿真模型並進行輸入數據分布擬合🕵🏻♂️、輸出分析等🙆🏼;分組完成(每組4~6人🦴,可自由組合);課程論文中須明確個人分工,作為評分依據之一📓👩🏼🔬;完成並提交。
總成績的構成👩🏿🔧:課程論文占70%,平時成績占30%。
其中平時成績包括:課堂出勤🙋、隨堂作業🤷🏻、課堂分享⛑️。
八、課程使用教材
Jerry Banks, John S. Carson II, Barry L. Nelson, David M. Nicol 著; 王謙 譯. 離散事件系統仿真(原書第5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9.
九🆎、課程主要參考資料
1. 王維平等. 離散事件系統建模與仿真(第二版). 科學出版社, 2011.
2. 肖田元. 系統仿真導論(第二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3. 秦天保, 周向陽. 《實用系統仿真建模與分析——使用Flexsim》(第2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