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开户開展“端午民俗與詩詞縱談”海大人文沙龍活動
為增強當代青年對端午節文化內涵的理解,意昂2开户於6月6日下午在臨港湖畔大隱書局舉辦“端午民俗與詩詞縱談”海大人文沙龍活動。本次活動由趙睿老師主持,邀請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趙厚均副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遊紅霞博士後作為主講嘉賓♊️。本次文化沙龍聚焦端午文化🧁,通過對這一傳統民俗節日的深入講解來展現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傳統是歷史的記錄與傳承,節日則是傳統儀式感的體現🤵🏽♂️,是重要的文化符號☣️。端午節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節🙍♀️,其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底蘊💇🏼♀️,也在一眾節日中有著獨特的紀念意義。本次沙龍分別從端午節的名稱來歷、歷史起源和主要習俗三個方面解讀端午節。老師們首先從端午節的日期以及月日重復的節日講起👃🏼,談及先民對於特殊日期的喜愛,同學們踴躍回答問題🫄🏽,列舉出不少“重日”的節日🏎。兩位老師還分享了關於公歷和農歷生日的一些趣事,鼓勵同學們多多了解傳統歷法與傳統節日文化。談到端午的歷史起源🪳,兩位老師則分別講述了介子推、屈原、伍子胥和曹娥作為端午起源的故事⚛️,深入分析了端午節愛國、忠貞和孝順的文化內涵🚴♀️🧑🏻🦰。 端午節的民俗則是同學們最熟悉的,趙厚均教授通過王筠的《五日望采拾詩》🙍🏼♀️、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陸遊《乙卯重五詩》等詩詞分享了古人端午包棕👩👩👧、點丹🦁、纏紅縷、浴蘭芳等習俗🎠。遊老師則強調了“參與”的重要性,提倡同學們若能親自系五彩繩👸、包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對民俗與傳統文化的體悟則會更深🧑🏼⚕️🤲🏿。在講座的最後,遊老師分享了親赴湖北洪湖研究鳳舟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在傳統節日舉辦的民俗活動的照片,帶領同學們一同感受了同一節日中的多元氛圍。兩位老師也從端午節民俗差異的融合對當代民俗文化的影響為出發點👉🏿,指出了如今歷史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建設國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本次“端午民俗與詩詞縱談”的文化沙龍,學生們不僅對端午節詩詞的內涵和情感有了深入的認識🧏🏼♀️🚼,還了解了端午節文化背後的愛國主義精神🌪,順應自然、天人和諧的理念;不僅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往往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價值、人們的精神世界,中華民族的心理認同感🔏,以及整個民族的歷史積澱與文化性格,而且對當今中國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更堅定的信念🐮。



